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文章
-
- 国际刑事法院抛弃微软软件 (0)
- Meta 否认下载成人视频用于训练 AI,称只是“个人使用” (0)
- 社会最终会接受自动驾驶出租车导致的致命车祸 (0)
- DNS 运行在 FOSS 之上 (0)
- 数学证明否定宇宙是模拟的 (0)
- Affinity Studio 成为免费软件 (0)
- 英国面临禁止汞合金填充物的压力 (0)
- 以色列要求 Google 和亚马逊使用秘密的眨眼信号警告外国政府的数据披露要求 (0)
- Bazzite 秋季更新释出 (0)
- 特朗普命令美国重启核武器试验 (0)
热门评论
- 样本数太少 没有参考意义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9月22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梵蒂冈的 Flathub 软件包人均安装量最高
- 杞人忧天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8月15日12时04分 星期五 评论到 你一生中被小行星砸到的概率
- 垃圾Paypal... (1 points, 一般) by devfsdvyui 在 2025年07月17日20时1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Valve 在支付公司压力下移除部分成人游戏
- 建议下次不要用动漫这种容易误解的词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50041775 在 2025年07月09日15时2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Netflix 称其全球订户有五成看动漫
- 所以应该吃生肉吗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7月09日13时2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研究称加工肉没有食用的安全量
- 居然只有95%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30日13时0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日本争议夫妇别姓法案
- 搞反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25日18时4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智能手机是人类的寄生物
- 中心思想归纳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5年05月15日10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研究发现要求 AI 聊天机器人给出简洁答案会显著增加幻觉可能性
- 希望能比印度猴子写得好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5月06日13时21分 星期二 评论到 微软 CEO 声称该公司三成新代码是用 AI 写的
- 如果这么干的话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4月28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苹果计划将印度制造的 iPhone 出口到美国以避开关税
学习英语对人类而言并非易事,但计算机学习英语的方法十分简单:将互联网上收集的海量文本输入到名叫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中。这是 OpenAI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模型背后的工作原理。但这种方法的缺点也十分明显:训练成本昂贵且耗费大量时间。大语言模型的黑箱也让人难以理解其内部工作以及为什么会失败。面对困难,部分研究人员选择了在小型数据集上训练小型模型,然后研究其行为。微软研究人员最近在预印本平台 arxiv.org 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训练微型语言模型的新方法:用儿童故事培养它们。 ChatGPT 使用的 GPT-3.5 模型有近 2000 亿个参数,需要至少 1000 个 GPU 训练数周时间。只有少数公司能获得必要的资源。但微软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规模仅为最先进大语言模型数千分之一的微型语言模型在这种方法训练下能很快学会讲述一致且语法正确的故事。这项研究结果或能为新研究指明方向。
联合发射联盟(ULA)在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使用 Atlas V 火箭为亚马逊公司的 Project Kuiper 宽带卫星项目发射了两颗原型卫星 Kuipersat-1 和 Kuipersat-2。亚马逊的宽带卫星星座将是 SpaceX Starlink 星座的直接竞争对手,SpaceX 已经有近五千颗 Starlink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而亚马逊计划到 2026 年前发射 3,236 颗卫星中的半数。
X.Org 项目披露了五个漏洞,其中之一 CVE-2023-43785 属于内存越界访问漏洞,位于 libX11 库中,相关代码可追溯到 1996 年。第二个漏洞 CVE-2023-43786 同样位于 libX11 库中,为 PutSubImage()函数无限递归导致栈耗尽,相关代码可追溯到 1988 年 2 月。第三个漏洞 CVE-2023-43787 则是 XCreateImage() 函数整数溢出导致堆溢出,相关代码同样可追溯到 1988 年。另外两个漏洞是 libXpm 中的越界读取,相关代码可追溯到 1998 年。
52 岁的佛罗里达男子 Wendell Doyle Goney 本周认罪,他作为一名已定罪重罪犯而持有武器,并使用武器击落了警方无人机,他面临 10 年徒刑,其判决将在明年 1 月 18 日宣布。警方是在 2021 年 7 月出警回应一起入室盗窃案,当使用价值 2.9 万美元的无人机进行户外搜索时,无人机被 Goney 从附近住宅区使用步枪开枪击落。Goney 声称无人机令其不甚烦恼。记录显示,Goney 犯有 29 项重罪,包括恶意伤害警官、暴力拒捕、非法持有毒品、入室盗窃,以及已定罪重罪犯而持有武器。美国联邦法律禁止大多数已定罪重罪犯持有武器。
根据 Python 软件基金会和 JetBrains 公布的 2022 年度开发者调查,7% 的 Python 开发者仍在使用 Python 2。调查显示,93% 的开发者使用 Python 3,相比下在 2021 年度的调查中,95% 的开发者使用 Python 3,5% 的开发者使用 Python 2。2021 年度的调查中,这两个数字分别是 94% 和 6%,2017 年是 75% 和 25%。Python 2 已经在 2020 年结束了支持。仍然使用 Python 2 的开发者中有 29% 将其用于数据分析,24% 用于计算机图形,23% 用于开发运营(DevOps)。Python 3 开发者中有 45% 使用两年前发布的 Python 3.10,2% 使用 Python 3.5 或更低版本。调查还发现,21% 的开发者表示只在工作中使用Python,51% 将 Python 用于工作和个人/教育用途或业余项目,21% 只在个人项目中使用Python。5% 的受访者表示 Python 是他们的主要语言。
Linux 基金会最近宣布将内核的长期支持版(LTS)支持时间从六年缩短到两年,稳定版内核维护者 Greg Kroah-Hartman 回应称,原因是没人用 LTS 内核。对于 Linux 基金会减少对内核开发的批评,他说,基金会对内核社区的投入和支持一直在增加。仅仅因为 Linux 基金会因成员的需要而不断引入新项目新用户,并不意味着它减少对内核社区的投入。这不是零和游戏,不是 Linux 基金会的运作方式。他强调 Linux 基金会对内核的支持一直在增加。
欧洲航天局(ESA)称,2023 年 9 月 16 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接近 2600 万平方公里(一千万平方英里),为至今观察到的最大季节性空洞之一。臭氧空洞面积增长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去年 1 月的汤加火山喷发将大量水蒸气引入到大气层中。水蒸气加剧极地平流层云的形成,其中氯氟烃(CFC)会发生反应加速臭氧消耗。尽管出现了显著的季节性增长,但臭氧空洞总体的规模还在继续缩小,科学家预测到 2050 年臭氧层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为了妥善利用生成文本和图像的生成式 AI,日本政府正推进制定面向企业等的指导方针。草案显示不仅是 AI开 发商和服务提供商,使用 AI 开展业务的企业和团体也将承担一定的责任。指导方针明确了创造 AI 基础性技术的“算法开发者”、提供基于 AI 的服务和软件的“服务实施者”以及运用 AI 开展业务的企业等五大业务主体须共同担负责任和义务。草案指出,社会所追求的方向是“开发和使用 AI 是为了拓展人们的能力,使追求幸福成为可能”,“不得以企图侵犯人权、实施恐怖主义及犯罪为目的、或助长上述行为的不当输入输出方式提供或使用 AI”。
美国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向五角大楼推销软件订阅模式。公司 CEO Jim Taiclet 称,通过按月或按年订阅采购所需应用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任务需要,这套订阅系统有潜力每 3-6 个月转移威慑目标。传统的国防合同需要数年时间设计、构建、制造和服务,新软件订阅模式的挑战在于需要摆脱供应商锁定,需要不同企业互相协作。Taiclet 表示洛马正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合作合并数据。
生成式 AI 使用的 GPU 基本上指的都是英伟达的产品。英伟达被广泛视为是一家硬件公司,但它的软件工程师数量多于硬件工程师。它对使用其软件工具(CUDA)设定了非常低的门槛,围绕其硬件构建了强大的软件护城河。完全依赖于英伟达的产品对生成式 AI 领域的众多科技公司而言并非好事,其中一大问题是英伟达的产品供不应求。部分大公司拥抱了自研 AI 芯片,而 AMD 和英特尔等也都努力进入这一市场。因为 CUDA 工具的广泛使用,即使不使用英伟达的硬件,其它公司的 GPU 和加速器仍然需要设法支持 CUDA。PyTorch 已经将用户与底层 GPU 架构分离开来,而 AMD ROCm 提供了 CUDA 的开源替代,今天跨越 CUDA 护城河可能就像使用 PyTorch 一样简单。